日期:2022-07-10 14:27:45
浏览:海参,作为广为熟知的滋补食材,其食用、药用历史由来已久,最早可追溯到公元300多年前的战国时期,但直到三国时期,才有了正式的文献记载。
三国时期,吴国沈莹著的《临海水土异物志》记载:“土肉,正黑,如小儿臂大,长五寸,中有腹,无口目,有三十足,炙食。”其中“土肉”指的就是海参。
而其药用价值早在李时珍《本草纲目》中便有记载:海参,味甘咸,补肾,益精髓,摄小便,壮阳疗痿,其性温补,足敌人参,故名海参。
清代《本草从新》也曾指出:“海参,产辽海者良”。
《中国海洋药物》指出:海参(刺身)中含有的30多种活性物质的药物成分,能对人体起到多方面的健康保健和预防疾病的作用。
文人记载饮食文化,颇值得玩味,食用海参也是如此。
汉晋贾铭《饮食须知录》卷六记载:“海参味甘咸,性寒滑,患泄泻痢下者勿食。”内容很短,信息量却很大,在没有科学实验的年代,作者是怎么知道“泄泻痢下者”不能食呢,可以细品。
烹饪明朝刘若愚《明宫史 饮食好尚》记载:“海参、腹鱼、鲨鱼筋、肥鸡、猪蹄筋共烩一处,名曰三事,恒喜用焉”。在吃会海参这方面,明太祖永远第一档。
破额山人《夜航船》卷八中记载:“平阳金玉、符杨荔香及陇西昆季并予五人,观荷小饮于衡山别业之四宜轩,第一品芥辣拌海参”。
其中情调,慢慢体味。
袁枚《随园食单 海鲜单》“尝见钱观察家,夏日用芥末、鸡汁拌海参丝,甚佳”
《清稗类钞 饮食类》在论述京城酒楼名馔时,提到“福兴居、义胜居、广和居之葱烧海参”。海参炖羹“切海参,使成碎丁,以笋、蕈入鸡汤,作羹。”
丁宜《农圃便览》“制海参,先用水泡透,磨去粗皮,洗净剖开,去场切条,盐水煮透,再加浓肉汤,盛碗内,隔水顿极透,听用。”“海参烂煮固佳,糟食亦妙”。
海参历史传承,官参堂海参给你品质保证,9年淡干9A品质,让你和古人一起体会海参之外的韵味。